北京校外体育培训的规范标准和要求
《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(试行)》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4年3月28日联合发布,旨在规范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和管理,提升培训服务质量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:
一、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拟在北京市登记注册,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,面向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、中小学生,以传授或提升体育技能、培养体育兴趣爱好、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的市场主体。
二、组织机构1. 机构名称: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,不得含有歧义或误导性词语,不得冠以“中国”“中华”“中央”“全国”等字样。2. 举办者:举办者应具备法人资格,信用状况良好,未被列入社会组织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单位名单,无不良记录。3. 决策机构:应设立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,决策机构成员包括举办者或其代表、行政主要负责人、党组织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等。4. 法定代表人:法定代表人应由决策机构负责人或行政负责人担任,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在中国境内定居,信用状况良好,无犯罪记录。5. 行政负责人:行政负责人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,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培训教学规律,信用状况良好,无犯罪记录。
三、场地设施及安全保障1. 培训场地和设施:应自有或租赁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场所,具有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。室内培训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。2. 消防安全:应建立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,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,定期开展安全自查。3. 音视频监控:应在室内外场所设置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音视频监控设备,确保无死角,并具备与公安等部门实时联网的接口,视频监控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。4. 人均培训面积:棋牌类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3㎡,其他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5㎡。
四、培训管理1. 培训要求:应坚持“健康第一”导向,抵制“应试体育”思维,科学制定培训大纲和计划,培训时间不得和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。2. 从业人员:从业人员须遵守宪法和法律,热爱体育培训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培训能力,无犯罪记录。3. 收费管理:预收资金应全部进入本机构预收费存管专用账户,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、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,且不得超过5000元。
五、其他要求1. 跨区域设立:不得跨审批区域设立培训场所,未经登记机关批准,不得擅自变更培训地址、增设分支机构或培训点。2. 培训内容: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,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学科类课程内容。
详细内容请参考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文件
北京校外体育培训规范标准与要求
随着社会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视,校外体育培训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。为了保障青少年在体育培训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,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和要求。以下是对北京校外体育培训规范标准和要求的详细介绍。
一、培训机构设立标准
根据《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(试行)》,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需满足以下条件:
机构名称不得含有歧义或误导性词语,不得使用“学院”、“学校”等字样。
机构应自有或租赁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场所,并具有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。
室内培训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地。
机构应在开展培训的室内、外场所设置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音视频监控设备。
二、培训场地与设施要求
校外体育培训场地和设施需满足以下要求:
棋牌类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,其他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。
培训场地应远离各种污染源,确保学员健康。
培训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有相关安全提示标识,高危项目应取得相应认可,并在机构内明示救生人员的资质信息等。
三、教学人员要求
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:
教学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宜不小于50%。
教学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等以上职业教育学历,并具有培训项目相关资质证明。
开展高危体育项目的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,教学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。
校外培训机构聘任外籍教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。
四、培训内容与时间要求
校外体育培训内容与时间需满足以下要求:
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,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学科类课程内容。
体育类校外培训时间不得和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,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:30。
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应考虑不同体育项目特点,遵循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,科学制定与其培训项目及培训对象相对应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。
五、收费与合同要求
校外体育培训收费与合同需满足以下要求:
鼓励机构采取先提供培训服务,后收费的方式进行运营。
采用预收费方式经营的,机构预收资金应全部进入本机构预收费存管专用账户。
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、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,且不得超过5000元。
机构应全面使用教育部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,明确培训项目、培训要求等。
六、安全与应急管理
校外体育培训机构需满足以下安全与应急管理要求:
培训机构应在开展培训的场所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。
培训期间,教学人员应指导学员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。
制定应急预案,应每年组织或参与安全演练不少于一次。
通过以上规范标准和要求,北京市校外体育培训行业将得到进一步规范,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安全、专业、健康的体育培训环境。